记忆中的清明
特约撰稿|金刚
春风骀荡,陌上花开,
江南烟雨,又是清明时节。
一年之中,清明更多承载了追根溯源、慎终追远的作用,所以哪怕是小民百姓也特别看重。笔者犹记儿时每到清明,无论贫富,家家设祭祖先。当天上午设祭于家中,焚香点烛,全家跪拜。午后,长者率子孙携食盒,装上酒菜糕点,往祖坟扫墓。去除墓地杂草,添新土于坟上,合家按长幼次序跪拜。锡箔所折“元宝”置于俗称“囤”的草甏中焚化,墓顶撑竹竿,上挂串形“元宝”纸锭的“长络钱”称“挂姆(墓字谐音)”。大户人家祖坟往往不止一个,于是长者便一一告知墓中先辈历史,让子孙知道自己家族史,这个过程便是扫墓,亦称“上坟”、“烧囤”。还是孩童的我,也随大人扫墓,依稀记得叩了好多头,转了好几个“坟墩头”(墓的俗称),其时墓地荒草蔓姜,香烟缭绕,确有一种神圣且神秘的氛围。
近代城市的市民阶层,清明时节会或合家或结伴出游郊区,沪剧《庵堂相会》中“春二三月草青青”,对金黄油菜、如银萝卜花和黑色蚕豆花的充满乡土气的唱词,便是清明时节的农村景色。而我们本地小学生,每逢清明学校便会组织我们春游。老师带了一群儿童,沿着横沥河、蒲汇塘畔的乡间小径,行走于田野之间,时而钻进盛开的油菜花田里,挂得一颈金色花瓣;时而摘些河边枸杞、马兰、荠菜,塞满衣服口袋。嬉戏半日,归程中老师告诉我们这是“远足”。其后稍长大,清明时老师便带我们沿横沥河及蒲汇塘植树,记得是在河畔一溜种下树苗,居然也大都成活,没有植树成“零”。印象最深的是小学将要毕业那年,清明春游学校组织去佘山,其时七宝去佘山唯有水路乘船去,费用较贵,我因家遭变故,孤儿寡母家道贫困,自知无力参加,此日遂待在家中。谁料下周作文课,题目竟然是《记一次春游》,无奈之下,依靠想象写了一首诗《佘山游》,什么春水涟漪、波光云影、碧波荡漾、柳枝倒影……总之把知道的形容词写了许多进去,结果居然得到好评,还在年级中传阅,当时还颇为得意了一番。